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扎根乡土践初心 履职尽责显担当——记石泉县迎丰镇第二十届人大代表徐野的富民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6:52:00    

在秦巴山脉深处的迎丰镇三官庙村,有一位村民口中的“徐师傅”,提起他,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作为石泉县迎丰镇人大代表、村党支部副书记,徐野以一颗赤子之心扎根乡土,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带领村民书走出了一条“产业兴、集体强、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返乡创业,开启猕猴桃产业之路

2016年,在外务工的徐野偶然得知四川工友种植猕猴桃能赚钱,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他前往四川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从品种选择、幼苗种植、搭架、施肥、剪枝、抹花、套袋,每一道工序他都学得认真透彻。学成归来后,在迎丰镇政府和村集体的支持下,他开始了猕猴桃种植。当时,村民们对猕猴桃种植一无所知,觉得这毛乎乎的“土疙瘩”山里多的是,不用人工种植,难以带来收益。徐野的举动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波澜。他积极向村民们宣传猕猴桃种植的前景,手把手地传授种植技术。在他的带动下,全村20余户群众加入到猕猴桃种植行列,2024年基地产量突破8万斤,带动务工村民日薪达120元,户均增收超万元。如今,三官庙猕猴桃插上“互联网翅膀”,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年产值突破20万元,一颗小果子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

创新探索,拓宽多元产业格局

随着猕猴桃产业的稳定发展,徐野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深知,要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打造多元化的产业格局。他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村集体立足“林地多、耕地少”的实际,探索林下经济与特色种植融合发展的新路子。2024年,村里新发展了200余亩魔芋、50亩黄精、50亩虎杖、150多亩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90多亩大豆、20亩茄子。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徐野积极引进能人盘活村内闲置渔场,每年为村集体带来8000元的管理费。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今年,徐野又有了新动作,他带领村民发展羊肚菌种植,10亩羊肚菌基地每天能采收鲜菌1000余斤,干菌产量预计达600余斤,总产值20余万元。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

履职为民,架起党群连心桥梁

作为镇人大代表,徐野始终将“为民发声、为民解难”作为履职准则。他积极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在镇人代会上提出了多项关于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他还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经常为村民们开展猕猴桃种植培训,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指导村民进行标准化种植和精细化管理。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掌握了种植技术,走上了致富之路。徐野不仅关注产业发展,还关心村民的生活。他经常走访困难群众,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并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在他的带动下,三官庙村的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

从猕猴桃“拓荒者”到乡村振兴“多面手”,徐野用实干诠释了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在他的带领下,三官庙村集体经济连年增长,村民人均收入稳步提升,一幅“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徐野常说:“好日子才刚刚开始!”未来,他将继续扎根这片热土,带领乡亲们书写更多“春华秋实”的奋斗故事!(张明雪)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