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0:12:00
5月24日,上游新闻记者获悉,全国首单低空航空器机载检测设备损失补偿保险同时在重庆、雄安两地落地,为国家机器人质量检测中心(重庆)的检测设备提供风险保障。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填补了低空经济检测领域的保险空白,更通过构建专业化风险保障机制,为我国低空经济突破检测效率瓶颈、加速产业生态成熟注入关键动能。
当前,在政策红利与技术革新的双重驱动下,低空经济作为万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进入爆发期。
作为产业链核心环节,低空航空器检测需求随产业扩张呈几何级增长,但送检航空器飞丢、坠机导致设备损毁的行业难题,长期制约着检测效率,阻碍技术创新。
此次落地的保险产品首次建立检测设备风险量化补偿机制,将自然灾害、通讯异常、空中碰撞等风险纳入保障范围。通过结合设备技术参数、使用环境等要素精准定价,为检测环节构建了“风险安全阀”。
据了解,国家机器人质量检测中心(重庆)构建的“双中心”全国检测网络,是低空经济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支点。
该中心负责人透露,“用保险为技术验证系上安全带,让检测设备敢啃‘硬骨头’,助力中国低空经济飞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航迹。”
从产业生态视角看,该保险创新实质是构建了“风险管控——检测提效——技术突破”的正向循环:当检测设备风险得到系统性管理,研发企业敢于投入更多资源开展极限测试,检测机构能够承接更高难度的技术验证,最终形成全链条协同创新的生态格局。
作为低空经济风险保障体系的关键拼图,该保险产品以“低空保”为基础,现已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品矩阵,深度融入低空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从低空航空器研发制造、试飞检测,到运营服务、物流配送、停放维修等,覆盖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为低空经济提供一站式的风险解决方案。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