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5·18】常州大学徐培晨美术馆: 墨韵润心,谱写高校里的“美育交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1:56:00    

在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有一座承载着艺术梦想与文化使命的美术馆——常州大学徐培晨美术馆。这座栖于校园的艺术岛屿,既是墨色流淌的世外桃源,亦是美育薪火相传的精神原乡。

常州大学徐培晨美术馆以丹青猿猴著称画坛的当代画家徐培晨先生的名字命名,自2021年建成以来,始终传承着徐培晨先生的大爱之心、大美之艺。本着“尚美厚德”的美育理念,这座“小而美”的美术馆不仅是展示艺术作品的场所,也是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学校同心美育教育实践基地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更成为常州大学乃至常州的亮丽名片和艺术高地。

艺岛栖梦,构筑校园艺术地标

徐培晨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其作品多次荣获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并被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殿堂收藏。

2021年12月,常州大学徐培晨美术馆开馆,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这是徐培晨先生无偿捐赠的第一个高校美术馆,也是其捐赠的第九个艺术馆。建馆之初,他就无偿捐赠了自己创作的100幅书画精品和收藏的赵之谦、吴昌硕、李瑞清、张大千等50余幅名家书画作品。

捞月图 97cm×180cm 徐培晨


水帘洞前瑞雪飞 362cm×147cm 徐培晨

走进美术馆,徐培晨笔下的猿猴或栖于苍茫雪地,或嬉于澄澈月色,赵之谦的古拙、吴昌硕的苍劲、张大千的瑰丽次第铺陈,墨香氤氲处,仿佛能听见宣纸与狼毫私语,历史与当代对话。

开馆首展——“厚泽·育人”书画作品展,如一幅艺术长卷,徐徐展开徐培晨六十载春秋的创作历程。首日,《捞月图》《水帘洞前瑞雪飞》等巨幅精品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李小林、江苏省国画院也发来贺信,对美术馆的开馆表示祝贺。

徐培晨先生在开馆仪式上动情地说:“我在高校从事美术教育40多年,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希望我的作品能给更多学生带来启发,也为学术立馆做一点事情。所以当常州大学向我发出邀请,我当即作出了积极的响应。”

“没想到不出校门就能欣赏到大师作品。徐老师画了大半辈子猿猴才有了现在的艺术成就,我们学艺术的学生不仅要学他的技法,更要学他的艺术匠心。”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大二学生许丁柔说。

多元策展,贯通古今艺术脉络

美术馆内,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从未停歇。

近年来,常州大学徐培晨美术馆策划了一系列高水平的艺术展览,既有对传统艺术的深度挖掘,也有对当代艺术的创新探索。

2022年,美术馆举办了“火筆神韵”汪鹤鸣烙画艺术巡展,充分展现了江苏省级非遗(烙画)代表性传承人汪鹤鸣先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2025年,美术馆联合全国设计大师班举办国家一流(设计学)专业建设展暨林家阳教学改革实践展,吸引了国内多家艺术院校前来参观,对于促进常州大学乃至全国设计专业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术馆还积极承担立德树人使命,连续举办了三届常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画展、“‘画’常大,献礼建校44周年”手绘校园艺术作品展、研究生本科生毕业展、写生作品展等,为学校艺术人才培育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美术馆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中国标准草书学社专职副社长纪松,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丁捷,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等先后到馆调研参观。2024年12月,常州市台谊会青年分会、教育分会在常州大学徐培晨美术馆举行“艺海扬帆·共绘未来”联谊活动,并就“两岸青年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与使命”开展座谈交流。

尚美育人,打造美育创新枢纽

这里不仅是水墨氤氲的艺术圣殿,更是美育创新的试验田。常州大学以“尚美厚德”为核心理念,将美术馆打造为教育、学术、传播三位一体的美育枢纽,让艺术教育突破画框的束缚,在跨学科融合中迸发新机,使之成为全校师生涵养身心的栖居之处,广大美术爱好者、收藏者切磋交流的平台。

以“专业性、多元性、开放性”为宗旨,美术馆积极邀请国内外名家、大家等前来举办个展、讲座和各种活动,打造文化盛宴;通过“美院讲坛”“名家面对面”等活动,让艺术走进大众生活,为群众美育普及打造了新的“艺术氧舱”。自开馆以来,已有30余位艺术界大咖前来传道授业。徐培晨先生也多次亲临美术馆,举办公益讲座,分享中国画的创作心得,与师生们面对面交流艺术感悟。

常州大学徐培晨美术馆不仅是艺术的陈列馆,更是以美育人的实践场——在这里,笔墨丹青与课堂教案交织,传统技法与创新思维碰撞;在这里,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进而传播美、创造美;在这里,艺术成果被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艺术学科与美育工作协同创新发展……

展望未来,该馆将继续发挥“美育孵化器”的作用,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在艺术与教育的交汇处,为更多人带来美的启迪与感动。

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张艾情 钱海盈

特约通讯员 包海霞

馆长说:

让艺术在校园扎根生长

贾 韬

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常州大学艺术研究院专职副院长、常州大学徐培晨美术馆馆长

美术馆,作为艺术文化交流传播与教育教学的重要空间,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升审美素养、助力文化传承与传播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用。

常州大学徐培晨美术馆自开馆以来,通过发挥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职能,推动美术与设计专业的进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校美育大平台的搭建,促进跨学科成果展示与融合研究。

这座700平方米的“艺术方舟”,承载着“尚美厚德”的初心。我们以“小空间”构建“大格局”,通过徐老捐赠的百幅猿猴丹青与大家真迹,让学子领略中国画的文脉精髓;以两岸青年艺术对话等活动,架起传统与现代、学术与社会的桥梁。

未来,我们将继续把美育深植于人才培养的土壤,让水墨丹青与时代同频,让每一位走进这里的师生,都能在墨香中感受文化厚度,在方寸之间看见广阔天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