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11:57:00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教师权益保护成为教育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商南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创新,构建“检察+学校”联动机制,为教师权益保护开辟出一条高效、多元的新路径。
强化机制建设,搭建“连心桥”
为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教师权益保护机制,商南县人民检察院与县域内多所学校签订了《检校共建协议》,明确双方在法治宣传、权益保障、犯罪预防等方面的职责与义务,为检校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同时,该院在各学校设立“检察官联络点”,选派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定期深入学校开展工作。法治副校长不仅参与学校法治教育规划的制定,还为教师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协助解决教师在教学管理、职称评定、劳动权益等方面遇到的法律问题。
针对教师群体的法律需求,商南县人民检察院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法治进校园”活动。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围绕《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防范法律风险。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邀请教师参与角色扮演,亲身体验司法审判过程,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此外,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制作法治展板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氛围,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畅通维权渠道,筑牢“防火墙”
商南县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加强对教师权益的司法保护,依法严厉打击侵害教师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教师创造安全、和谐的教学环境。
对侮辱、诽谤、殴打教师等侵害教师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该院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快捕快诉,形成有力震慑。在办理一起教师被学生家长殴打案件中,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收集固定证据,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并提起公诉。同时,积极支持教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帮助教师获得经济赔偿,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该院始终关注教师在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待遇支付、社会保险缴纳等方面的民事权益问题,持续加强对相关民事行政案件的检察监督。对法院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的,依法提出抗诉或检察建议,督促法院依法纠正。例如,在办理一起教师劳动争议案件中,检察机关发现法院在判决中存在适用法律错误的问题,依法提出抗诉,最终法院改判,为教师挽回了经济损失。
积极化解争议,巧解“千千结”
商南县检察院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区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联动处置等工作机制,形成矛盾纠纷化解的合力。对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及时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如在处理一起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时,检察机关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劳动仲裁机构等部门,多次组织双方进行协商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有效维护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同时,该院注重关注教师在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为有需要的教师提供心理疏导和帮扶服务。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调整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此外,该院开通24小时维权热线,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随时反映问题的便捷渠道。无论是白天教学工作中的困扰,还是夜晚休息时想到的权益受损问题,教师们只需拨打热线电话,就能及时与检察官取得联系。热线开通以来,已成为教师们倾诉心声、寻求帮助的“暖心线”。检察官们对每一条热线反映的问题都认真记录、及时处理,确保教师们的诉求得到回应。
供稿:商南县检察院
作者:王彦
编辑:赵佳欣
责编:雪云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