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8:51:00
乍暖还寒时候,青岛的石老人沙滩已经先热闹起来了——
来自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29日至4月6日,石老人沙滩的单日客流量最高可达12万人次,是往年同期的三到四倍。同时带动周边的商场、餐饮场所,收获了早春的第一波流量。
这一切,都源于让青岛人既熟悉又陌生的风筝。从3月29日到4月6日,为期9天的2025青岛石老人沙滩风筝季活动,让青岛人享受到了在阳光与海风的陪伴中,在沙滩上迎风奔跑的快乐。
风筝季期间的石老人沙滩,春意盎然——
天上,20米的章鱼,18米的水母、鲨鱼等上百只青岛“海鲜”游上天际,与30多米长的龙头蜈蚣风筝等在石老人沙滩上空翩跹起舞;
地上,亲子游戏、非遗体验、科技互动、NPC巡游等等趣味活动精彩纷呈,让风筝季成为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的“流量密码”。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每年春天都会有东南风从海上吹来,风力稳定。在许多老青岛的人回忆里,到汇泉广场、海水浴场放风筝,本就是春天里的必选项之一。
眼下,随着各地竞相提振文旅消费,地方政府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体验为王”的时代,持续不断地为游客提供新的体验,激发新的人气。
此次石老人沙滩风筝季,就是崂山找到一个新突破点。据主办方介绍,对比其他类的文旅项目,风筝的门槛更低,且无显著的季节限制,加上其中的亲子教育和健康元素,可以带来足够的长线效应。
作为青岛乃至山东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崂山区山海资源丰富,近年来先后打造了青岛樱桃花节、崂山茶节、北宅樱桃节、沙子口鲅鱼节等一系列主题节庆活动。
而崂山此次以风筝为媒,打造风筝季这一文旅新IP背后,释放出一个鲜明信号:在文旅竞争的下半场,崂山区将跳出资源红海的低效内卷,通过“文化解码-场景再造-产业协同”的系统创新,真正把季节性“流量”沉淀为经济发展的“增量”。
风筝季,如何才能精准笼住游客们的心?做优体验是关键。
除了风筝本身,2025青岛石老人沙滩风筝季便随处可见青岛文化、崂山特色。
传统风筝多以龙头蜈蚣、沙燕、板鹞等形象为题材,本届风筝季创新推出以海洋生物为题材的巨型风筝,成为活动中最引人关注的亮点。
主办方还推出了崂山小鳌、香玉绛雪、山哥海妹等卡通形象的巡游活动,让崂山文化中的IP形象鲜活灵动地出现在市民游客视野中,引来不少市民游客打卡拍照。
“崂山可乐”“白花蛇草水”风筝,凭借其“网红体质”,更是在互联网上引发关注,实现了地产品牌IP与商业宣传的共赢……
要营造富有氛围感的沉浸式体验场景,让市民游客从“浅尝辄止”到“深度体验”。春日经济归根结底还是体验型消费,需要通过提供独特的体验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除青岛本土文化外,本次风筝季还与亲子活动叠加,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青岛本土文化+家庭亲子主题”的流量共振。活动通过绘纸鸢、画彩蛋、飞花令、投壶等互动类古风游戏,凝聚了亲子、教育多方力量,成功撬动家庭出行需求。
多元的业态、丰富的场景、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使得2025青岛石老人沙滩风筝季一经推出就受到市民热捧。据崂山区文旅局透露,在“文旅崂山”公众号推出预热活动后连续两天,每天200张市民风筝放飞预约券都会“秒空”,许多市民打电话要求增加风筝放飞预约券。
数字是最好的注脚,3月29日至3月30日,4月4日至4月6日5天时间里,石老人沙滩累计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这远不是每天200张预约券可以满足的,面对排着长队参与各种游戏的游客,主办方从第二天起,将每天17时的“闭馆”时间延长到18时。
春日经济的“崂山展望”
以风筝“放飞”文旅融合新活力。石老人沙滩风筝季的成功举办,也为崂山区文旅产业的跃升带来了新启示——文旅活动要承担起“催化剂”的作用,通过场景塑造,把“赏春”的被动观看行为,转化为游客主动体验行为,从而实现“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创新融合,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崂山区便以风筝季为起点,精心策划了五大旅游板块、六大精品线路,在为期64天的时间里推出百余场特色活动,全面激活“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让市民游客立体感受色彩缤纷的春天、美味佳肴的春天。
四月春光正好,除了漫步崂山,赏花游园。未来一段时间,沙子口鲅鱼节、崂山茶节、北宅樱桃节、第七届海东东咖啡节等活动将次第展开,让市民游客尝遍鲅鱼的鲜美、春茗的鲜爽、樱桃的鲜甜。
此外,在64天的活动里,几十家崂山区重点商场酒店、特色民宿,均将推出购物、餐饮、住宿专项活动,让市民游客畅享品质生活与优惠礼遇。
天初暖,日初长,正是崂山好春光。在青岛,这场始于一只风筝的破圈试验,为市民游客带来文旅新体验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写这个城区的文旅基因。
记者|衣涛
来源|青报观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