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9:08:00
这个季节的凌晨,深圳市民时常可以听见窗外传来撕心裂肺的喊声“饿啊——饿啊——饿啊——”。
这声音的穿透力堪比电钻,从凌晨喊到天亮,让无数打工人破大防,不少深圳市民连夜询问DeepSeek:窗外究竟是何方神圣?
AI的答案十分令人信服,它叫“噪鹃”,“噪声”的“噪”,这不是外号,就是它的本名,只能说给它命名的人是懂它的。
很快,无数凌晨惊醒的打工人把投诉发到了政府相关部门,表示自己被噪鹃吵到无法入睡。
3月11日,深圳市龙华区回应市民投诉:噪鹃属于我国“三有”保护动物,当前正值繁育期,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建议市民主动调整作息环境,关窗或佩戴耳塞等方式降低噪声对休息带来的影响。
深圳夜里有“怪物”
公开资料显示,在深圳不足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经生物多样性初步调查,截至2022年底,深圳有本土陆域野生脊椎动物651种,鸟类426种(约占全国的1/4以上)。
虽然梧桐山的野猪、塘朗山的猴子、大鹏半岛的蟒蛇都曾给深圳市民添过麻烦,但从来没有一种动物如噪鹃般让人产生逆反。
家住深圳市福田区的罗先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和其他人相比,自己算是喜欢动物,但是面对噪鹃的叫声还是有些遭不住。
雄性噪鹃 图/受访者提供
“我们从小课本里学的‘鸟语花香’这四个字,如果换成是噪鹃的声音,则毫无美感,反而让人产生烦躁。”
在罗先生看来,噪鹃的叫声带来的麻烦原因有二,其一是其基本上是在凌晨开始叫,那个时间正是人们深度睡眠的时间,一旦被惊醒后很难再次入睡;其二就是它的叫声和其他鸟类“悦耳”的鸣叫相比,显得格外“呕哑嘲哳”。
罗先生回忆,上月中旬曾邀请大学同学来深圳做客,同学家有两个不满4周岁的孩子,半夜多次被噪鹃的叫声吵醒后哭着表示:“再也不想来深圳了,深圳夜里有怪物。”
与罗先生类似,深圳市民唐小姐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自己是湖南人,大学毕业后留在深圳工作,噪鹃的叫声小时候在湖南农村听到过,但是没有引起注意,到了深圳之后每年春天都可以明确感受到噪鹃的存在。
“它们仿佛无处不在,这3年里我搬过4次家,几乎每一次换房子后,到了春天都能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一开始叫,深圳就进入了最漫长的季节。”唐小姐说。
对此,深圳市观鸟协会常务副会长田穗兴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自己从事鸟类观测工作20余年,对噪鹃这种鸟类并不陌生,这些年确实收到了部分深圳市民对噪鹃扰民的投诉。
“因为没有准确统计数据,无法判断这些年深圳市内的噪鹃种群到底扩大至怎样的规模,但是从感受来看,近些年噪鹃的数量一定是要大于十几年前,曾经人们对噪鹃的叫声没有这么敏感。”
田穗兴对年轻人的投诉表示理解,毕竟生活压力大,睡眠质量降低确实会让人恼火。“但有没有可能,当下的年轻人没有噪鹃叫,睡眠质量也没有高到哪里去呢?”田穗兴说。
半夜找对象
深圳市动物保护协会曾发文介绍,噪鹃尾较长,全长约42cm,雄鸟全身黑色带钢蓝色光泽,雌鸟深灰色染褐,并具大量白斑,在腹部形成横纹。虹膜深红色,嘴暗绿色,脚蓝灰色。
雌性噪鹃 图/受访者提供
事实上,在田穗兴的多年观察中,深圳本地活跃着不少叫声独特的鸟类,比如鹰鹃,但由于其更多栖息在市区周边的山林之中,偶尔会进入市区,所以相比起噪鹃,鹰鹃对市民的生活影响较小。
此外,还有八声杜鹃,相比起噪鹃,八声杜鹃的叫声更有特点,也可以说更“好听”一些。
在深圳当地人口中,噪鹃、八声杜鹃和鹰鹃被称为“扰民三宝”,但显然“大哥”噪鹃的实力更加突出,特点更加鲜明。
田穗兴介绍称,噪鹃之所以在每年2月至5月凌晨鸣叫,是因为进入了它们的发情期,它们需要在这个阶段完成求偶和交配,进而产卵。
在发情期不光雄性噪鹃会叫,雌性也会叫,直到配对成功之前,噪鹃都会不断鸣叫来寻找配偶。
所以,深圳市民半夜听到的那些“饿啊、饿啊”的叫声,其实意思是“找对象、找对象”,这么一看,意思也大差不差。
除了叫声犀利难听之外,噪鹃还是一种巢寄生的鸟类。所谓巢寄生,就是某些鸟类将卵产在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他鸟(义亲)代为孵化和育雏的一种特殊的繁殖行为,人们熟知的杜鹃便是巢寄生的代表。
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噪鹃鸣叫的区域,往往还伴生其他鸟类,因为它们会在交配后就近选择“冤大头”成为自己后代的“养父母”,这也催生了噪鹃繁殖季节同区位还会有不同鸟类共同鸣叫的局面。
也就是说,凌晨吵醒深圳市民的不仅仅是噪鹃,还有其他鸟类,当然和噪鹃的嗓门相比,其他鸟类的叫声悦耳多了。
听着听着就习惯了
对于近年来频发的噪鹃扰民事件,前文中深圳市龙华区的回应已经阐述得非常清晰,噪鹃属于“三有”保护动物,它可以叫,人不能揍它。
“每年就叫这几个月,大家忍一忍。”
在田穗兴看来,噪鹃虽然声音难听,但是往往栖息在较高的树上,隐蔽性很强,想要人为驱离难度很大。更重要的是,它们之所以选择在某一些特定区域求偶,显然是该区域的生态适宜其生存,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式来思考,也不应该对其正常的繁殖生存进行干预。
“最简单的方式当然是把种下的大树都砍掉,它们没有地方待自然就会离开,但是从城市发展和生态文明的角度看,这样的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田穗兴说。
和其他居住在城市中的鸟类相比,噪鹃并没有形成依赖人类生存空间而获取食物的方式,其食性并未改变,在观测中噪鹃仍然以野果、植物种子及部分昆虫为食物来源,并未出现捡食人类生活垃圾的情况。田穗兴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噪鹃仍然选择了和人类的生活保持应有的距离。
噪鹃取食 图/受访者提供
当然,噪鹃在春季鸣叫为深圳市民带来的也不都是烦恼,有部分市民在社交媒体上欣慰地表示,自己上初三的孩子,在本学期开始后,再也没有睡过懒觉,希望噪鹃可以保持鸣叫至孩子中考结束。
很快有网友回帖,如果有一只噪鹃从3月一直叫到6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它在漫长的时间中,都没找到对象,沦落为了一只“大龄剩鹃”。
“大龄剩鹃”的叫声,只会更凄惨、更幽怨。
作者:胡克非
编辑: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