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十八般武艺”诠释“诗与远方”,来潍坊旅游总要带走点文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6:5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四月的春风吹不尽潍水畔的热烈,清明假期的好天气让游客来潍的脚步愈加欢快。据了解,2025年清明节假期期间(4月4日至4月6日),纳入潍坊市监测直报的17家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64.62万人次,同比增长19.69%;实现营业收入4890.09万元,同比增长4.39%。

各区县齐上“十八般武艺”

用心用情用文化吸引游客

2025年1月,山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委员集中采访活动,山东美术馆馆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刚在接受记者集中采访时提出:让文化“两创”更好地面向群众、服务人民。

2025年清明节假期,“花朝入戏,好市正酿”——2025潍坊花朝节在潍坊市潍城区十笏园文化街区启幕,古朴的街区与国潮相遇,引来游客如织,为市民增添了假期游玩地、打卡地,也丰富了消费场景,给消费市场带来浓浓“春意”。

清明假期三天,潍坊富华游乐园每天16:00举行终极大奖抽取仪式,现场诞生手机、智能手表、蓝牙耳机、养生壶等多样重磅奖品,每日前100名购套票入园游客可抽取最高100元现金红包。通过沉浸式互动演艺与惠民福利,为市民游客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娱乐融合的假期文旅体验,每天五六千名游客来此踏青游玩。

4月3日,第十六届山阳梨花节开幕式在潍坊昌邑市饮马镇山阳村博陆山风景区举行。漫山遍野的梨花竞相绽放,宛如一片雪色的海洋,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赏花踏青。

4月4日,潍坊安丘青云山第二届花朝节盛大启幕。游客穿汉服即可免费入园,体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十二花神巡游(4月4日当天上午)、魔童哪吒牵手敖丙闹山、江南四大才子爆笑国风快闪、野人狂欢和民族歌舞欢声不断、摩梭情歌对唱通天绳魔幻大秀……

4月5日,潍坊青州市王府街道郑家村第三届桃花节开幕,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趣味十足的游园活动,以及香味扑鼻的特色小吃、琳琅满目的地方特产,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市民和游客。

潍坊临朐沂山更是在这个清明假期喊出“沂山喊你来减肥”的口号,打造灵性觉醒的春日修行,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具有潍坊特色的春日“沂”式感。

潍坊的各个县市区都在这个假期铆足劲儿努力,希望能吸引更多前来游玩的人。因为潍坊深刻意识到,清明假期作为春节后首个3天假期,无疑是检验全年文旅市场的“风向标”,其本质更是对“3天经济圈”消费力的争夺。只有在小长假抓住游客眼球,才能率先抛掷全年产业升级的先手棋。这种努力不仅能带来短期的经济收益,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城市的文化自信与社会凝聚力。

多部门联动打造城市IP

潍坊文化被装进行李箱

随着202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多位代表委员围绕个性化文旅产业发展、文化领域跨界合作等多个维度,为文化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代表委员提出,要大力探寻文化产业中新潜力,让文化产业链延伸释放新价值,让越来越多的文化IP激发文化消费新业态。

城市文化IP的打造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能直观展现城市的特色与魅力。潍坊正是深谙这样的道理,将当地的文化进行深度剖析与分解,在不同时期打造出不同的文化IP形象。2022年4月,潍坊青州的超级城市IP“峱宝宝”正式亮相,一经推出就广受关注。2024年下半年,以潍坊市博物馆珍藏的“潍坊象”化石为创意来源,潍坊市文旅局、潍坊市博物馆根据大象的特性和吉祥的寓意,设计研发了“潍坊象”IP卡通形象及一系列文创产品,作为独具特色的城市礼物。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丰富了更好潍坊的城市形象,打造了潍坊与世界沟通交流的新型城市文化IP。

“潍坊象祥祥”,自此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它不仅是潍坊文化的象征,更是“崇文尚德、惟实励新、开放包容、自信图强”城市精神的具象化表达,成为城市的新晋吉祥物,并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关注。“潍坊象祥祥”的雕塑也相继在潍坊市城区的各个标志性建筑前“拔地而起”,成为潍坊的一张全新城市名片。

“对于博物馆来说,一个文化展的开展需要匹配相应的文创产品,才能满足广大市民游客把‘博物馆带回家’的诉求。”潍坊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清明节假期,潍坊市博物馆的文创区吸引了众多游客,来自天津的陈香凝就被最新上线的“鹤鸣九皋”冰箱贴深深吸引。“我之前从没有见过这件文物,但今天见到这件文创就觉得它太漂亮了,非常精致,希望能带回家当作是对潍坊的纪念。”陈香凝说这是自己第一次来到潍坊,她所选择的两件文创均是以潍坊市博物馆的馆藏为原型打造,分别是清代五彩金地缂丝一品文官补子和“潍坊象”。

也是在近日,从“潍坊象”毛绒玩偶到“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红褐陶鬶”立体冰箱贴,再到“清五彩金地缂丝一品文官仙鹤补子”真丝丝巾套盒,潍坊市博物馆的数十款代表性文创产品牵手潍坊机场与火车站,让来往的旅人能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了解潍坊。通过多个相关部门的合作与联动,让潍坊的城市文化IP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这不仅是文明星火与人间烟火的双向奔赴,亦是潍坊通过文化“两创”激活城市记忆的生动诠释。

机场与车站,在此刻不仅仅是地理坐标的交汇点,更是文化记忆的发射点。通过“文化+交通”的进一步尝试,让深藏博物馆的文物逐渐融入寻常生活,使历史叙事转化为文化体验,让潍坊文化突破地域局限,跟随“行李箱”再度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文化搭台刺激购买欲

一纸飞鸢向世界发出邀请函

把文化发展转变为城市进步的源动力,这一点,潍坊看准了苗头,也尝到了甜头。

潍坊历史悠久,道承齐鲁,襟连海岱,不仅是闻名遐迩的“世界风筝之都”,更是凭借“千年文脉汇潍水,贤哲巧匠遍坊间”的强大文化自信,正逐渐成长为一座有温度、有活力,温文尔雅、刚柔相济的全国文明城市,乘着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东风,迎接更好的未来。

多年来,潍坊坚持把文化发展作为经济结构升级和城市活力提升的重要因素,整合了“东夷文化”“齐文化”“农耕文化”“盐鱼文化”“金石文化”“书画文化”“风筝文化”等系列文化形态,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建设、文旅融合发展、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持续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昔日“世界风筝都”,正以“农业产值超千亿、工业营收过万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省第一”的辉煌战绩,实践着传统文化与城市经济的良性互动,开启了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蜕变的潍坊路径。

这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潍坊大剧正在以“日更”的形式向全国乃至世界诠释独具一格的“收视神话”。它打破了传统文旅的“资源依赖型”路径,转而构建起“创新驱动型”的生态系统,让潍坊完成了从“文化遗产守护者”到“文化价值创造者”的身份蜕变。其终极目标不仅在于短期的流量变现,更在于通过文化认同的重构实现城市精神的现代性转化,让传统文化成为市民和游客可触、可拿、可带走的集体记忆,让文化创新成为城市生长的内生动力,让文旅融合成为区域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近日,在景芝芝香·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全网发布活动上,本届国际风筝会暨风筝嘉年华吉祥物“御风”和“望天”亮相现场。两只小小的吉祥物,不仅是对传统风筝文化的致敬,更是潍坊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的又一次全新缩影。接下来,潍坊将再次以传统文化为邀请函,以创新产业为约见信,向全国乃至世界发出呼唤,让潍坊的文化跟随来潍游客的脚步,走向寻觅诗和远方的未来,以实力彰显更好潍坊时代新篇章。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