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6:54:00
新黄河客户端北京5月20日电(记者王立奎)青春期孩子容易情绪多变,出现哪些“苗头”家长就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如何通过心理干预和家庭支持来缓解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对此,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吴迪在国家卫生健康委5月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青春期孩子情绪多变,家长要引起重视,首先是情绪方面,比方说情绪长时间处于低落状态,无故哭泣,或者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激惹、容易暴怒。第二个是行为的改变。突然之间原来性格很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流,不愿走到家外去跟同学、学校参与活动。第三是作息紊乱,昼夜颠倒,白天睡觉,晚上不睡。四是出现自伤行为,如划手臂等。第五是学习状态,原来是优等生,现在出现了成绩大幅下降,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同时也不愿意上学。第六是生理现象,不明原因的头痛、胃痛、食欲不振或者暴饮暴食,也就是躯体化症状。出现了这些“苗头”以后,可以进行如下的心理干预:
第一个是认知行为疗法,帮助青少年自我觉察,比如他产生了“考砸了我的人生就完了”这样的念头的时候,就要让他学习自我觉察,是不是过度放大或灾难化思维,是不是有自我否定等消极思维模式。第二个是通过正念与情绪的调节,引导孩子缓解焦虑。比如说通过练习呼吸的冥想,来缓解心悸、手抖。第三个是艺术与表达性治疗,可以通过绘画、音乐或者戏剧等等,来疗愈难以言说的情绪,尤其适合那些拒绝、抗拒谈话的青少年。参加具有一定对抗性的体育运动,也有助于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
从家庭方面,首先是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第二是建立平等的沟通模式,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轻易批评与指责。第三是培养兴趣爱好,让孩子在文艺、体育活动中释放压力,融入到集体、团队,获得支持和成就感。第四,家长要以身作则,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成为孩子的榜样。
记者:王立奎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