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助力初创企业获千万授信支持 成都高新区以中介机构为纽带 激活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9:42:00    

7月10日,笔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近日,在成都高新区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协会的“牵线”协调下,区内医疗器械初创企业青蓝集创医疗设备(成都)有限公司获成都银行千万级授信支持,资金将专项用于企业的产线拓展、技术研发以及市场推广等关键领域。

这一合作案例,正是成都高新区充分发挥中介机构桥梁作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中介机构正以‘生态纽带’的身份深度参与产业全链条创新服务。”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持续以“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产业基金、领军人才、中介机构”5+N产业生态体系为引领,通过积极培育和用好一批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中介机构,构建覆盖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安全合规、资本对接等全链条的“进解优促”常态长效产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要素畅通、协同创新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格局,为加速推进“立园满园”增添新动能。

垂直领域精准服务

行业协会助力区域产业创新生态构建

在成都高新区,行业协会早已超越传统的“联谊平台”定位,成为串联产业资源、激活创新链条的纽带。依托于对垂直领域的精准服务,这些协会如同产业生态的“毛细血管”,将政策、技术、资本等要素精准输送至企业创新最前沿。

在此次融资案例中,成都高新区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协会的实践颇具代表性。协会自2024年6月成立以来,已汇聚112位会员,链接超400位行业专家,与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分会等10余家国家级行业协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2024年11月,在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的支持下,协会承办了2024成都高新区IVD生态伙伴大会暨医疗器械产业‘立园满园’论坛,会上发布了‘首批成都高新区IVD优质合作伙伴榜单’‘成都高新区IVD头部企业年度机会清单’,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IVD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发挥纽带作用,除配合政府部门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外,协会还通过“IVD生态伙伴群”等专属社群及定期实地走访,精准捕捉企业需求,再匹配资源对接,目前已“牵线”资源对接40余组。

“行业协会的价值在于打破信息孤岛,作为纽带让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谈到,作为连通400余名专家、1000余家企业的行业平台,联合会成立7年来,一直致力于以专家+产业双向激活和赋能,促进技术、人才、资本、政策等产业要素高效流动,推动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目前已服务包括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天府生命科技园等在内的成渝地区核心生物医药园区及100余家企业和机构。

当前,越来越多的“生态纽带”在成都高新区应运而生,逐步构成精准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矩阵。

如今年1月,致力于数字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应用落地的成都高新区数智医疗创新共同体及联盟正式宣布成立。成立6个月来,已为10余家企业提供供需对接、政策咨询、融资服务、成果转化等服务,其中协助成都思瑞迪医疗沟通链接全国代理商网络,万木健康拓展省外合作等,有效推动技术转化与市场延伸。

2024年,在政府、园区、企业、专业机构的多方联动下,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安全环保协会重组成立。协会致力于通过各类安全环保培训、企业精准帮扶、专业技术服务、打造标准实验室和建立互助互学平台等多种方式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全方位提升行业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我们做特种设备的检验,过去需要单独送检,自己找第三方会因为量小不太好沟通,检验单位也不愿意单独为个别企业跑一趟。”成都四面体药物研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在安全环保协会的组织下,每年开展两次集中检验,不仅帮助企业杜绝了安全检验的漏洞,而且降低了沟通与检验成本,为企业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

多方协同释放乘数效应

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成都高新区“政府搭台、机构唱戏”的制度设计。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通过购买服务、项目制合作、荣誉激励等方式,将中介机构纳入产业治理体系,形成‘政府制定规则、机构执行落地、企业自主决策’的协同机制。”

今年3月,成都高新区正式印发《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健康产业建圈强链发展政策(修订)》,其中明确表示,鼓励提升行业机构专业服务能力,对为区内企业提供危废处置及管理咨询服务的危废处理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对服务医药健康产业并推动区域产业竞争力及行业影响力提升的医药健康产业行业组织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今年5月,成都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梧桐计划”发布。作为全国首个生物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清单,“梧桐计划”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9大类专业服务体系,涵盖47个服务方向、99项细分服务。其中有服务细则明确表示:将会同三方专业力量,开展隐患排查帮扶;根据企业需求邀请相关金融机构,搭建金融对接平台……正如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相关负责人所言,“我们不仅要种下梧桐树,更要打造一片让凤凰栖息的森林。”

数据显示,成都高新区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综合排名中连续多年稳居第一梯队,已累计获批1类新药12个,三类器械超100个,拥有亿元品种80余个,累计处于临床阶段在研1类新药120余个。

从青蓝集创的千万授信到整个产业生态的蓬勃生长,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技术突破到资本对接,从合规管理到市场开拓,成都高新区正以中介机构为纽带,加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程思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