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1:12:00
原标题: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公布(引题)
自5月10日起我国婚姻登记将“全国通办”(主题)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景韵润 发自北京 4月9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
《条例》共6章28条,包括“总则”“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婚姻登记档案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明确婚姻登记实行“全国通办”,进一步提高婚姻登记的便利性。明确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规划、完善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会同有关单位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保障婚姻信息准确、及时、完整、安全。
据了解,经国务院批准,自2021年6月起,全国陆续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两轮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办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49.2万对。《条例》将“跨省通办”试点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是一个便民措施,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不再受常住户口所在地限制,将进一步提高婚姻登记的便利性。”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但淑华表示,从婚姻登记管理的角度,“全国通办”对于重婚、骗婚等违法行为也能起到防范作用。
《条例》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内容。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加强综合性婚姻家庭服务指导工作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体系建设,治理高额彩礼问题,倡导文明婚俗,促进家庭和谐,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明确婚姻登记机关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充分发挥婚姻家庭辅导师等专业人员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婚前教育、婚姻家庭关系辅导等方面的作用。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协助和配合婚姻登记机关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条例》提出,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师职业培训,婚姻登记机关从事婚姻登记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婚姻登记业务培训,依照有关规定经考核合格,方可从事婚姻登记工作。
“增加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是这次的主要修订内容,是对妇女权益保障法中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内容的具体落实。”但淑华指出,对于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的质量评估不能唯结果论,不能单单以是否调和、是否不离作为评估指标,民政部还应牵头对于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的入职门槛、培训内容和监管评价等制定更具体的标准。
《条例》还增加权益保障内容,明确要求婚姻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婚姻登记工作中发现疑似被拐卖、绑架的妇女的,应当依法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发现当事人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的,应当及时劝阻并告知受害人寻求救助的途径。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