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5:26:00
春茶采摘季是李红富一年里最忙的时段。一大早他就在茶叶店里忙活,到了下午便骑上电动车去茶山看茶叶采摘情况,回到家开始手工制茶,一干就到凌晨两三点。对于李红富来说,现在的生活忙碌却倍感充实,而这些,都是他敢想敢干结出的“幸福果实”。
李红富的家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梅子镇永胜村芭蕉林小组,10岁时,他因严重烧伤失去右腿。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他并未心灰意冷。“我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而颓废,即使生活再糟糕,我也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李红富笑着说。
自小生活在农村的李红富,始终认为应该去看看世界,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2006年,他走出大山来到普洱市区,几经辗转后进入一家根雕厂。他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刻苦学习,不断打磨自己的根雕技艺。2016年,李红富承包下根雕厂,做起了自己的生意。然而命运弄人,市场行情的下滑让他最终亏损。
一次失败并未让李红富停下脚步。“我的老家是种茶的。在外面这些年,我把茶叶送给朋友和同事喝,收到很多好评。于是我便决定回家乡做茶。”李红富的老家地处无量山脉,是普洱茶产区之一。但由于山高路远,村里留守老人居多,做出的茶叶品质不一,也没有销路。
2019年,李红富回到家乡创办了宁洱梅子巅清摆尾箐茶厂,并向周围的村民收购茶叶。他通过参加市、县残疾人联合会组织的培训,学习技能和创业之道,将自己采茶、制茶的日常拍成短视频在微信朋友圈、抖音平台等传播,并在直播间销售产品,一步步积累起了客户资源。利用家乡摆尾箐古树茶资源,他注册了“巅清摆尾箐”商标,开起了茶叶专卖店。
在李红富看来,带动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创业路上,他始终将村民放在心上。他在采茶时节优先雇用有困难的村民,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村民的花生、蜂蜜等土特产集中销售。创业有了经验,他便教村民怎么拍视频、开直播、做电商……如今,李红富的茶厂覆盖了芭蕉林小组13户村民,并扩展到其他村民小组共30余户。“收入最多的一户,茶叶和蜂蜜加起来一年有4万多元。”李红富说,以前村民自产自销收入很少,现在产品品质提升、销路扩展,大家的收入也步步攀升。
李红富的积极乐观改变了他的生活,也感染了他身边的人。同是残疾的老乡向他求助,他便带着老乡到处找工作、寻机会,鼓励老乡勇敢去闯荡。“我将竭尽全力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同时也会激励身边的残疾朋友自立自强,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客户端
编辑:肖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