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8:16: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公平)当“90后”村官陈名在桃林里摔了一跤,意外收获2万点赞时,一场由枣阳数字经济产业园孵化的“短视频助农实验”悄然破土。半个月,抖音账号“村主任大名”粉丝量暴涨13倍,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110万,评论区上万人回复……新农人IP的崛起,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的一束强光。
政策导航——产业园为乡村振兴装上“数字引擎”。在当前我国“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枣阳高度重视枣阳皇桃产业发展与数字乡村的有机结合。枣阳数字经济产业园结合直播基地的优势和团队的经验,制定系统的新农人短视频直播孵化策略,在与熊集镇沟通新农人培训孵化需求时,得到高度重视,九龙村村干部陈名就是培训班的一名年轻学员。此前因缺乏正式的团队培训孵化,一直未找到正确的门路,而在产业园的培训课程中,他接触到运镜剪辑、脚本创作、短视频策划和直播运营等专业知识,将“手机新农具”的理念注入乡村实践之中。
流量破局——“土味营销”背后的精准孵化。账号初期,产业园敏锐指出“接地气才是王道”。当陈名脱下西装、扎起裤腿,化身“草帽哥”跳起“挖呀挖”,披着化肥袋扮孙悟空巡园时,“土味”人设瞬间引爆流量。产业园提供的专业数据分析、内容优化建议,让一条条看似随意的田间花絮,转化为播放量超20万的爆款视频。半个月8条爆款、2条点赞破万的数据背后,是产业园“政策+技术+流量”三位一体孵化的成果。
从300粉丝到4000+关注,从无人问津到催货声声,枣阳正尝试打造一批新农人IP来带动枣阳皇桃产业发展,构建“以IP效应反哺助农,园区资源持续赋能IP”的良性循环,形成强IP头雁带动新农人雁阵模式,最终打造一村一品一代言人的局面。
枣阳数字经济产业园用实践证明,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与情怀,更需要将数字技术深植泥土。“以数字技术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当“村官IP”遇上“产业园赋能”,一条“流量助农、电商兴村”的康庄大道正在荆楚大地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