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8:38:00
【来源:长春发布】
位于汽开区支农大街上的星言童语特殊教育学校是一家接纳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学校。每天清晨,这里都会传出孩子们欢快的笑声……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立体化孤独症儿童关爱保障体系,为孤独症儿童构建起全周期康复链条。
“感谢国家、感谢残联提供这个政策,让孩子在这里得到康复和锻炼。”小禹(化名)妈妈看着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儿子感激地说。今年6岁的小禹已在这里接受了3年多的康复训练。小禹从最初的无法与人交流到能够与人对视、听从指令,从没有语言到能够说出简短的句子,每一个进步都让他和家人感到欣喜。小禹能够接受持续的康复训练,得益于我市残联部门面向0岁~6岁孤独症儿童提供的每年10个月的康复训练补贴。经过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小禹已经从最初的需要妈妈陪伴到现在可以独立上课。“每天8时送来,16时接回家,不用我陪伴,老师照顾孩子,我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打零工贴补家用。”小禹妈妈话语中的高兴劲儿让大家看到,在政策帮扶下,这一家人生活中的幸福变化。
与小禹一样,5岁的童童(化名)也享受着政策为她送来的温暖。坐在康复学校的感统训练室里,童童正专注地玩着拼图。她的妈妈李女士站在一旁,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一年前,她还不会叫‘妈妈’,现在能说简单的句子,还会主动拉我的手。”李女士说。童童是一名孤独症患儿,2岁时被确诊。如今,她是我市“孤独症儿童全周期康复链条”受益人群中的一位。近年来,我市通过“早期筛查—专业干预—融合教育—职业培训—社会支持”的全周期服务模式,帮助越来越多“星星的孩子”走出孤独,融入社会。
“如果不是社区医生提醒,我们可能还在耽误孩子。”李女士回忆说,当时发现童童不爱与人眼神交流,叫名字也没反应,以为孩子是“性格内向”,直到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疫苗,社区医生提醒她和家人带着孩子去做进一步检查,李女士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很快,医院检查后确诊,“孤独症”让一家人陷入痛苦。李女士回忆道,“当时感觉天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正是有了我市近年来不断大力推进0岁~6岁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幼儿园的定期发育监测,许多像童童这样的孩子才能被及时发现。“康复补贴让我们一家人看到了希望。”李女士说,孩子被确诊后,她带着童童跑了几家康复机构,但一个月数千元的费用却让她望而却步。就在她苦恼的时候,得知我市有相关康复训练补贴政策,为她带来了希望。
“有了政府补贴,我们自己不用掏腰包了。”李女士说,孩子在这里上课不仅不用花钱,进步还很明显,从以前的完全不理人到现在能听懂简单指令,还会喊“妈妈”了。李女士说起孩子的改变,脸上的幸福和开心也感染着身边的其他家长。眼下,虽然童童的康复之路还在继续,但李女士不再像最初那样绝望。“看到孩子的进步,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只要他以后能照顾自己,我就知足了……”看着21岁的佐佐(化名)正在做手工,他的妈妈这样说。佐佐是星言童语特殊教育学校大龄班的学员,经过多年的康复、学习,他在这里已经学习了烹饪、手工、理货等技能。佐佐妈妈说,十多年的时间,她一直陪着孩子在康复训练的路上,从起初自己承担康复训练费用,再到有了康复训练救助政策帮助,她和家人感到越来越有希望。
如今,不仅有康复训练救助政策护航,社会爱心人士、企业也纷纷加入“。烹饪、手工技能、理货、绘画艺术,让孩子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群体,也为了他们以后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星言童语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冯立秋介绍,他们针对大龄学员的特殊康复增加了职业教育,让像佐佐这样的学员有了自食其力的能力。同时,该校还会根据学员的自身特点进行艺术类培训等,让他们能够结合自身发展,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为以后的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星星的孩子’都能被看见、被理解、被关爱。”市残联康复部工作人员刘林介绍,我市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情况,构建起了全周期康复链条,为不同年龄段的孤独症儿童提供不同金额的补贴。同时,抢抓黄金干预期,通过实施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提升行动、教康融合行动、家庭暖心行动,进一步加强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截至目前,我市0岁~6岁已经接受过这些服务的孤独症儿童已达4200余人次,其中,稳定在训儿童约600人。
来 源:长春日报
编 辑:贾 薇
初 审:陈思秀
复 审:袁 博
终 审:谢晓晖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