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第137届广交会开幕:首设服务机器人展主打“智能化”,中国外贸企业走出“出海”新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21:49:0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广州报道

“这是我第一次来广交会,这次来主要是要看看新技术。不得不说,展会上中国制造的服务机器人和人行机器人都太令人惊艳了。”来自澳大利亚的采购商Craig本次带着一整个采购团队前来参与广交会,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澳大利亚现在还没有这样用途多样的服务机器人,这样的产品在澳大利亚市场将极具潜力。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正式开展。本届广交会首次突破3万家,参展企业“成色”如何?

广交会展馆内,本届增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人流最为畅旺。林佩霓是深圳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深圳大象机器人”)的市场部经理,从开馆开始,她就一直在接待境外采购商,跟他们聊产品、加微信……一早上忙得连水都来不及喝。

其实不止深圳大象机器人,一系列智能“黑科技”产品接连亮相。现场还涌现出众多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业态。据了解,本届广交会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级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企业的招引力度,并取消了对初创型优质企业参展的出口额要求,相关优质企业参展数量超过9700家,较上届增长20%。

热火朝天的对接洽谈的场面遍布广交会每一个角落,足见“中国第一展”对全球客商的超强磁吸力。当前,一众国内参展商正在经历特殊时刻——在美国“关税风暴”的扰动下,外贸企业不得不直面风浪。

“我们每年都参加广交会寻找商机。从2016年开始做外贸业务以来,基本上外贸业务每年都有30%左右的增幅。在‘对等关税’的影响下,我们更需要‘两条腿’走路,不断革新产品做出自己的特色。”金彭集团海外品牌负责人侯大富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参展企业带来更多新产品和新技术,另一边,采购商范围不断扩大。双方都希望借助广交会这个“万商云集”的大平台,找到更多合作机会,实现互利共赢。

正在举行的第137届广交会持续“上新”。

据了解,广交会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多个层面展现了当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果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趋势。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大量涌现。具体来看,“新三样”、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相关题材展位规模近8900个,约3700家相关参展企业。

与往届相比,本届广交会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增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15日上午,服务机器人展区多个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刚进展区的外国客商们不约而同被魔法原子公司的一款所吸引。这只模拟狗是会跟动物狗一样伸手摇头的机器狗,兼有娱乐、儿童教育和安全防护等多种功能。魔法原子产品经理徐杨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们正专注于这款机器狗功能上的迭代,正在开发导盲犬的用途。就在交谈的过程中,一位来自日本的采购商表达了强烈的兴趣,前来询价。

(通过模拟狗的动作形态,机器狗异常逼真。拍摄/胡慧茵)

记者发现,展馆中还有不少兼具颜值和实用性的机器人,由深圳大象机器人带来的仿生陪伴机器宠物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从产品的外观来看,这些陪伴机器人与真正的宠物猫、宠物狗无异,而且在触摸机器宠物时它还会摇头晃脑,发出声音,就连养过宠物的人看了都直呼“太像了”。

深圳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部经理林佩霓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款机器宠物猫之所以能够真切地表现出猫的动作和神态,源于其身上的一些传感器装置。“我们在它的头、下巴和背部都装有传感器,只要触摸这几个位置,这只机器猫就能跟人进行互动。而且根据特定的指令,机器猫还会有不同的表现。”她进一步表示,这些仿生陪伴机器宠物需要在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卖得特别好,考虑到老龄人很难喂养真实的宠物,这种类宠物的机器人可以给予很好的陪伴和心灵慰藉。

除了幻化成可爱的宠物形象,还有不少产品是以人形机器人的形态出现在展会上。“这次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因此带来了两款拳头产品。”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卢秋映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难掩兴奋,向记者介绍称这次两款人形机器人都瞄准了工业场景,尚未正式对外销售,第一批交付估计要到6到7月,带来广交会是为了吸引更多外国客户。

卢秋映表示,这些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很广,比如在汽车维修店做一些打磨切割的工作,还有物流包裹分拣、服务引导等等,“广泛应用到市面之后,相信能够节省更多人力成本,把人力‘解放’到更有技术含量的岗位。”

从实验室到展示台,再到家庭客厅,早年那些只存在于科幻想象场景的各式各样机器人,如今不仅能看得见,更用得上。过去那些“高大上”的机器人如今在生活中多种场景随处可见,它们逐步化作导购前台的智能指引、分拣快递的物流小哥,以及工厂车间里不知疲倦的“钢铁工人”。

参展商们不约而同提到一个观点,那就是“出海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记者了解到,中国企业在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拓展海外市场上。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卢秋映向记者讲述了广州里工实业的发展历程。如今从事具身机器人业务的广州里工,其实是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老牌传统企业。它从最早从事制作橡胶密封圈等重工业业务,到转向自动化开发转型,再到研发机器人业务,企业通过已有业务积累的基础“哺育”机器人的新业务。她表示,目前公司业务分为精密加工和协作机器人两大板块,“虽然机器人出海业务目前只占整体出口业务的15%,但可以预见这部分业务将会快速增长。”

同样把海外业务作为新增长点的,还有专注于机器人的遨博智能。遨博(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主管芮鹏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是公司第一次正式参加广交会,这次带来两款机器人产品打响名堂,包括双臂拉花咖啡机器人和遨博超v热理疗机器人,其中那款热理疗机器人最受外国客商的欢迎,多个外国客商现场试用产品。来自阿根廷的客商Nicolas就现场体验了一把,他表示使用这台机器的时候,后背会感觉很热,就像在做按摩一样,甚至可以媲美专业按摩师。

芮鹏辉表示,这些机器人都是在过去不到10年“成长”起来的,虽然时间不算长,但目前出口比例已经达到20%,主要在欧美和东南亚市场,“其实近些年,国内涌现了很多制作机器人的企业,所以出海是寻求增长点的必然之路。”

然而,让这些企业意想不到的是,近日美国“对等关税”风暴袭来。“这确实是很突然的,特别是公司70%的业务占比都是出海业务,受影响是必然的。”林佩霓表示,虽然公司现在还没有完全的应对策略,但为了应对短期风险,公司已经着手储备欧美等市场的海外仓货源了。

关税风暴依旧挡不住欧美采购商的步伐。林佩霓告诉记者,有位美国客人听完关于陪伴机器宠物的介绍,就直接下单了一只,目前还在洽谈后续的订单。她还提到一个让她印象深刻的场景,“今天一个欧洲老爷爷跟机器猫亲密互动的期间,忍不住亲了它一下,足见他对这只机器猫咪的喜爱。”

(仿生陪伴机器宠物受到众多外国客商的喜爱。拍摄/胡慧茵)

中国外贸企业应对关税冲击的方式虽不尽相同,但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听到更多的解决方案是重点开拓更多新兴市场。

卢秋映表示,部分公司业务如精密加工已经减少了出口美国的份额,而新发展的机器人业务,也聚焦在欧洲、东南亚和阿根廷市场,不再把美国作为主要的出口市场。

中国一季度的进出口成绩单也展现出与新兴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3%;月度增速逐渐回暖,从1月同比下降2.2%,到2月基本持平,再到3月增长6%,一季度中国进出口增速走出一条上扬线。

新兴市场方面,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高于整体0.9个百分点,其中,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同比增长7.1%,占中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至16.6%,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6.9%。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当前,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吕大良表示,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我们自身的韧性。

广交会畅旺的交易场景彰显出全球供需的“双向奔赴”。黄昏时分,外贸商们正拉着满载展品、资料的行李箱走出场馆,来自中国的这些先进制造产品成了一众外国采购商的惦念。来自澳大利亚的外国采购商Craig告诉记者,中国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广泛的机器人应用场景让他印象极为深刻,“这就是产业的未来,相信澳大利亚产业界跟中国会有更多的合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